微污染水體人工濕地強化脫氮技術研究

1、項目簡介

(1)項目來源:河南省科技廳

(2)項目所屬研究方向:水生態修復

(3)項目簡介:我省河流作為各種處理后廢污水的收納水體,其自凈能力弱或喪失的前提下,河流水體長期處于污染狀態且無法滿足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針對上述問題,我中心2013年申報該項目,項目于2014年正式啟動,歷經近2年的不懈努力,很好的完成了項目既定目標,該項目2015年12月正式結項。

近年來,由于人工濕地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及良好的景觀效應,在受污染河湖水體凈化中表現出明顯優勢,得到人們的廣泛認可,已成為研究和應用的熱點?;|堵塞、碳氮比低、溶解氧低等問題是影響人工濕地脫氮的主要因素,本項目通過新型的人工濕地預處理技術研究解決了濕地應用過程中基質堵塞的問題,通過低C/N河水人工調控脫氮技術及潛流濕地自行強化復氧技術研究,為濕地系統中的微生物營造更適合的生存環境,提高濕地脫氮效率,同時降地濕地建設費用,為人工濕地處理微污染水體的推廣應用提供研究基礎。

(4)研究時間:2014年1月~2015年7月

2、對外交流

本項目自正式啟動以來,組織了多次技術研討、專家咨詢、驗收評審等會議,在技術方面為項目的順利啟動、開展、驗收指引了方向。

3、科研成果

(1)《微污染水體人工濕地強化脫氮技術研究報告》。

(2)授權專利2項

①發明專利:強化冬季微污染水體脫氮的水平潛流濕地系統(專利號:201410683823.9

②實用新型專利:一種強化冬季微污染水體脫氮的水平潛流濕地系統(專利號:ZL 2014 0 0714125.6)。

(4)發表中文核心論文4篇

反硝化潛流人工濕地系統的掛膜啟動[J].中國給水排水,2016,31(11):1-4

②人工濕地生物降固預處理裝置對懸浮物及氮的凈化效果研究,環境工程學報,2016,10(8):4298-4302;

③保溫措施對潛流人工濕地運行效果的影響,水處理技術,2016,12(6):102-105;

④植物碳源調控對人工濕地脫氮效果的影響,環境工程學報,2016,10(10):5611-5616。